
龍騰斷橋
龍騰斷橋是臺灣日治時期所建造的鐵路橋樑,又稱為魚藤坪斷橋,跨越魚藤坪溪,是山線鐵路中最高的橋樑,歷經了100多年的歷史。在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和1999年921大地震中,龍騰斷橋都遭到嚴重破壞,但其優美的弧形橋墩仍傲然屹立,見證了臺灣的歷史變遷。









龍騰斷橋是臺灣重要的歷史遺跡,也是一座具有藝術價值的景觀。它見證了臺灣的歷史變遷,融合了自然與藝術的融合,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。龍騰斷橋位於山區,四周環繞著青山綠水。橋墩下方,魚藤坪溪流水潺潺,景色秀麗。在龍騰斷橋上,可欣賞到優美的山林景觀。尤其在油桐花季,漫山遍野的油桐花盛開,景色更是美不勝收。





龍騰斷橋的歷史
龍騰斷橋是臺灣日治時期重要的鐵路建設工程之一。橋樑建於1905年,1906年完工,耗資約日幣25萬元。
橋樑的興建,是為了連接臺中至臺北的鐵路交通。當時,臺灣的鐵路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,龍騰斷橋的建成,標誌著山線鐵路的完成。
龍騰斷橋的橋墩使用糯米和花崗石砌成,每層磚頭的寬度皆不相同,上面亦有標示記號。這種建造方式,具有良好的防震效果。
1935年4月21日,關刀山大地震發生,龍騰斷橋遭到嚴重破壞,只剩下橋墩。1999年921大地震又造成第6支橋墩斷裂。



龍騰斷橋是在苗栗三義必去景點之一,有深厚的歷史演進,跟舊山線鐵道以及勝興車站算是一組的景點,不論是從勝興車站開始,踩著舊山線鐵道自行車來到龍騰斷橋逛一圈後再回去勝興車站,把三義這附近的景色一次看完。

短影片
基本資訊
龍騰斷橋
更多苗栗景點
台灣\苗栗》卓蘭大峽谷|受921大地震加上颱風豪雨沖刷而成的自然景觀